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2014年,中國建筑設計業務市場容量同步下降10%-30%,全國300個城市土地成交面積102830萬平米,同比減少31%,土地出讓金同比下降28%。
這是去年對于建筑行業來說很直觀的一個數據。一個最近十幾年風生水起的行業只在短短一兩年就出現如此斷崖式的滑坡,這的確讓已經習慣了大干快上的中國建筑行業從業者們很難接受。
這種情況的出現人們首先會想到的是政策因素。
不可否認,政策因素是最直觀的影響。早期風風火火的大規模的城市化建設和政府大量的資金注入,土地出讓,給建筑行業迎來了盛夏,甚至大幅度的帶動起整個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同時這是國家發展的需求。 換如今,隨著之前的政策——近乎狂奔的發展模式帶來的社會問題相繼出現,負面影響開始被放大,國家決策層意識到了并試圖改變這一問題,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對現在的建筑行業也造成一種直觀的影響。
作為一個并非研究政府政策的人來說,我無法準確判斷政府決策的對錯以及對未來會構成什么影響。不過同時作為一名建筑行業的從業人員來說,現在的行業狀況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必然要經歷的過程。
如今在建筑行業中的從業者大部分都是在中國建筑業黃金期中成長、成功、而或是耳融目染的,遇到行業轉冷,我們當然會有很大的困惑。但放眼望去,不管是美國還是離我們更近的日本、韓國或臺灣,在其國家或者地區整體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建筑市場同樣經歷了一個非常鼎盛繁榮的發展期。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趨于平衡,土地開發和建設量趨于飽和,建筑市場開始出現相對繁榮時期的下滑,并在最后形成了一個更為成熟和專業化的行業。在臺灣經濟發展增速最快的19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大大小小的建筑事務所據統計多達3000家以上,但如今數量長期的穩定在一千家以下。(此處答主數據不準確,敬請諒解。)
單就開發商最鐘情的居住產品而言,中國的大城市土地供應緊缺,想建房子沒有地,而小城市需求又沒有那么高,有地蓋房子但是沒人買沒人買,反而使市場瀕臨崩潰。單一形態的項目趨于飽和。
這就是現在的瓶頸。這不是短期可以解決的。
其實我們也有其他的類型的產品可以發展,比如度假旅游,比如棚戶改造,新農村建設。但是這些都沒有居住產品來錢快。這并不是說行業沒有發展前途,還有很多甚至是空白的建設領域在等著發展,但是卻回不到許多年前建筑行業在經濟上的輝煌。盡管一系列的團體,政府和投資人想方設法的刺激著行業,但卻沒有解決硬性問題。
回到題主問題,當下行業低迷會持續多久?
那么相對比90年代到20世紀初的繁榮期而言,建筑行業將會一直持續低迷下去,期間或許會經歷低速緩慢的發展,但不會影響大趨勢。
但是,這只是相對而言。因為建筑行業是一個古老的行業,和人類的活動密不可分,行業并不會因為經濟發展的放緩而迅速轉入冰點,而是會逐漸趨于理性、成熟,更加人性化,更加多樣化發展,誕生出更多經濟、適用、美觀的建筑產品。
————————————————————————————————————
后記:
這個結論對于剛準備加入這個行業的人來說可謂是悲觀的,但是這是市場成熟的標志,畢竟不會有哪個行業可以無節制的瘋狂發展下去。
這將是對設計單位和開發單位的雙向淘汰。
我們將發現行業中那些小型的,沒有開發經驗而只想撈一筆外快的開發商,那些利用市場政策漏洞玩弄融資的投資人和那些動不動要建全國最高、世界最大的土豪們將越來越少,投資者將更理性的對待這個環境,會更專業充分的對一個項目進行調研分析,市場評估。
而設計行業也將會逐漸淘汰部分缺乏專業能力和市場業務能力的設計單位。隨著國家對國企設計院保護措施的逐年減弱,這些大型的國有單位也將面臨這些問題。而且由于國企設計院內部結構混亂復雜的問題居多,所以遇到沖擊時也會產生大幅度震蕩。
答主自以為健康的市場環境能留下的將會是專業領域化、專業能力突出、市場業務能力突出以及專業服務化水平突出的設計團隊和公司。
同時,隨著市場的成熟,建筑行業也將迎來更多的專業分支,產品的設計也將更加細分化。如今越來越多的投資人將注意力從普通的城市居住和商業地產,轉向了文化旅游、度假休閑、主題公園、養生養老的地產項目中。這是一個行業多方向多角度發展的一個標志。
隨著城市用地和建設量的飽和化,大城市的高密度城市規劃研究也已經擺上課題并已經有團隊于地方政府合作開始實踐。
無論如何,這是市場良性化的趨勢。盡管后面會有一系列的起伏波折出現,盡管可能某個時期的政策就像春藥一樣短暫著刺激著市場并形成回暖的假象。
—————————————————————————————————————
最最后的建議:行業低迷,不好找工作是擺在所有求職者面前的問題。如果題主希望自己和曾經混跡于輝煌時期的前輩一樣想在這個行業里撈上一筆的話,可能就沒有原來那么簡單了。轉行并不是個糟糕的選擇,建議可以選擇互聯網及周邊的設計行業,現在正處于快速發展的時期,年輕設計師也比較容易適應。
雖然有人降薪、有人辭職,但這并不表示這個行業薪資水平不好,其實還是屬于比較有競爭力的,至少不是在平均線以下的。對于個人來說,只有保持和提升崗位上個人的競爭力,選擇優秀的團隊,才能確保有更為牢靠穩定的經濟收入。
如果熱愛這個行業,我相信你一定會堅持走下去的。